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461篇
地球物理   363篇
地质学   394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2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朱媛媛  张瑞  顾江  高喆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2):2231-2243
生态福利绩效是探析自然生态与人类福利关系、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论文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尺度生态福利绩效,在识别其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探讨驱动生态福利绩效演变的因子,最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揭示其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 ① 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呈现出“缓慢衰退→波动→快速发展”的演变特征;②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总体上呈“核心—外围”态势,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交界处“中部塌陷”特征明显;③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变是在技术进步、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人口集聚、发展共享、对外开放等多因子循环累积和共同推动下形成的,存在内源转化与外源驱动双重作用路径,并且与碳排放强度密切相关。在“双碳”目标下揭示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有助于厘清自然生态与人类福利的转化机理以及生态福利绩效与碳排放的作用关系,可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在高分辨率机载干涉SAR成像处理过程中,由于载机飞行过程中偏离理想轨迹,需要高精度的惯导系统和GPS系统记录载机的运动轨迹并进行运动补偿。然而,由于目前传感器导航精度的限制,在完成运动补偿处理后仍然存在轨道误差,从而影响干涉相位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机载双极化InSAR轨道误差去除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对不同极化方式差分干涉相位进行多尺度分解,减弱地形误差相位、噪声相位对轨道误差的干扰,然后根据不同极化方式轨道误差的高度相关性,对相位进行降权改正,得到轨道误差改正后的差分干涉相位。为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分别采用模拟数据和E-SAR P波段双极化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差分干涉图中的轨道误差剔除明显,利用P波段获得的校正干涉图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轨道误差改正前后获取的DEM与LiDAR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02 m和1.68 m,提高了InSAR测高精度。本研究为机载InSAR轨道误差补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
李俊锋 《北京测绘》2009,(4):93-94,39
从测绘科学的发展、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等方面,介绍了现代测绘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测绘职业教育的结构,提出了测绘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4.
95.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狄小春 《地理研究》1990,9(1):35-40
社会中的很多空间现象,如交通、信息交流和生活消费品的运输等都是线性的。在ARC INFO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这些线性现象经过组织和处理,能够建立成网络及其数据库。从而可用来解决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流动、交通运输中的最佳路线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
《禹贡》——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本文从九州边界的确定、九州的区域研究模式、治山和治水的辩证关系与圈层地带结构模式的朦胧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认为《禹贡》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国土综合整治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内分分区国土整治开发,分系统国土整治开发和国土整治开发战略。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五服说在理论、内容、方法上,都显示了超前水平,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最小二乘准则下线性向量半参数模型的核估计、近邻估计及样条估计3种估计方法,分析了向量半参数模型与标量半参数模型在这几种估计方法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99.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oil nail and soil interaction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il nai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stabilize slopes and earth retaining structure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especially, in Hong Kong.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soil nail and the surrounding soil is of great interests to both design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authors present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a soil nail and the surrounding soil considering a few key factors which are soil dilation, bending of the soil nail, vertical pressure, and non-linear subgrade reaction stiffness. The lateral subgrade reaction between the soil and the soil nail is assumed to obey a hyperbolic relation. Reported test data in the literature are used to verify the present model.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soil-nail bending on the pull-out resistance are evaluated in two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00.
In this study, households’ decisions on reconstruction of damaged houses were modeled, using questionnaire data in Japan.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s’ decisio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The effects of subsidizing policy were evaluated as follows. First, subsidy for rebuilding may be effective for the households whose houses were heavily damaged. Second,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subsidy accelerated rebuilding of houses by the households having children. Third, subsidy for rebuilding may not be effective for elderly people’s households and households in depopulated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